[导语]《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语文《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 篇一一,教学目标
1、会认 11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掌握多音字“晃”。
2、了解作者在祖父的园子中的生活,感受“我”与祖父的心情与“我们”之间的亲情。
二,教学重点;
会认 11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积累本课词语,掌握多音字“晃”。
教学难点 :
了解作者在祖父的园子中的生活,感受“我”与祖父的心情与“我们”之间的亲情。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引出课题
1、介绍作者,引发兴趣。
师:有这样一位作家,她是中国著名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 世纪 30 年代的文学洛神”。她是谁?她就是萧红,黑龙江呼兰区人。l940 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2、引出课题,猜测内容。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祖父的园子》就选自《呼兰河传》。
板书课题、作者,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用自己的方式自学生字词;
(2)读通句子,遇到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词。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并组词,利用形声字构字方法纠正难词发音。
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根据词语意思辨别多音字“晃”:
[huàng]摇动;摆动:摇头晃脑。
[huǎng](光芒)闪耀:明晃晃。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吗?(日光明晃晃)
识记所有生字并开火车检测。
3、学写生字。
学生自主练习写生字并组词,同桌互阅,教师指导难字书写。
预设:
“蝴、蝶、蚂、蚱”都是什么偏旁的字?为什么?(它们都是虫字旁的字,因为蝴蝶、蚂蚱都是昆虫)
“拔”可以用什么办法记住?(朋友拔萝卜,出了一点汗)
“承”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中间是“了”,不要多加一点;注意笔顺先写中间,再写两边)
4、小组读课文。
分小组读课文,比比哪个小组读得最流利,小组互评。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板书:园子里的生活)
(二)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我”跟随祖父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认谷穗;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浇菜泼水;歇凉睡觉等)
2、其中详写的是哪件事?
(“铲地认谷穗”)
3、自由读这一部分,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①“伏在”“乱勾”,说明“我”的举止天真可爱;把“韭菜”割掉,把“狗尾草”留着,这样的举止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干的傻事。
②从祖父拔锄头杆给“我”铲地,可以看出祖父对“我”的疼爱,鼓励“我”尝试,让“我”享受劳动带来的乐趣;从“我”把韭菜当野草割掉而“祖父”也不生气,可以看出祖父对“我”的宽容;从祖父耐心地笑着教“我”区别谷穗和狗尾草,可以看出祖父的慈祥与独特的教育方式,把知识寓于生活,用实践与体验教“我”生活常识,即使“我并不细看”,也无心“学习”,祖父也不急不躁,安心等待“我”成长)
(板书:祖父?慈祥、宽容,教育方式独特)
4、分角色读这一部分,体会祖父与“我”浓浓的亲情。(板书:祖孙情)
5、除了这件事,你还觉得“我”在祖父园子里做的哪一件事情最有趣?说说你的感受。
①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爱模仿祖父的行为,举止天真、幼稚、可爱等。
②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见异思迁”,对园子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非常喜爱园中的一切;“我”在园子里的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③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很天真、顽皮;祖父对“我”十分宽容、喜爱和呵护;“我”在园子里十分自由快乐等。
(板书:“我”?自由快乐、天真好奇)
6、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有趣?
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过程中相机归纳:作者把“我”一个小孩子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了下来,写出了“我”的天真、顽皮,写出了真情实感。
四、发挥想象,写话训练
如果你也生活在这样的园子里,你想和“祖父”一起做什么?请写下来吧!注意把动作、语言写具体。
《祖父的园子》教案 篇二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2、认识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诗导入,揭示课题
童年是最纯真、最令人难忘的岁月。上一篇课文,冬阳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今天,我们要走进《祖父园子里》,与作者一同感受童年在园子里的心情。
二、初读课文
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按阅读提示再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文。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先自己练读,再读给同伴听。
3、想一想,你什么喜欢自己读的段落?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四、汇报交流
1、文章开头的描写:“我家有一个大花园……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1)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预设的答案可能有: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我”对它们非常喜爱;作者描写这么细致,说明祖父的园子给了“我”一个美好的童年,让“我”对那里的一切都难以忘怀。等等。学生回答后,追问从哪些句中体会到的。)
(2)有感情地读这几句话,要求通过适当的语气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2、你觉得“我”在祖父园子里做的事情哪一件最有趣?说说为什么?
(1)预设学生喜欢的事情可能有:
①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有的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踢飞了。
理由是多元的,可以是:“我”爱祖父的模仿行为;“我” ……此处隐藏10926个字……>二、合作、交流、展示
学习导引(一)——复习第2、13段,赏读园中景物自由
1、读着这些文字,漫步在这个大园子中,你就会产生一种感觉,你的脑海中会出现哪些词?
2、为什么在萧红眼里,园中的花鸟、蔬菜、昆虫这一切都是自由的?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3、像作者这样把人物情感倾注在事物上,借助事物来表达人物的情怀,这种写法就叫——
学习导引(二)——默读课文3-12节,品读童年生活自由
1、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
2、这样写说明什么?
3、祖父劳动,我也在劳动吗?快速默读,用了哪些词写我在劳动。关键词请你画下来。再用心体会,在我的表现当中,你体会到什么?
4、作者在这里的童年生活是什么?
学习导引(三)——感悟自由的源泉
1、小萧红在园中能这样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玩耍、瞎闹,祖父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默读课文,从文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祖父?
提示:这里写了三心二意。我们来看怎么写的。
好像写我三心二意,其实是写什么?
2、品味文中的“笑”,感受祖父对“我”的爱,读句子。
四、收获积累
1、正是因为有了祖父的疼爱和呵护,我才觉得自己的心是。我感觉到花开了,就像,我看到鸟飞了,就像鸟,我听到虫子叫了,就像,我就变成了那倭瓜,愿意爬上架,,愿意爬上房,,我就变成了那黄瓜,愿意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我就是成了那玉米,我若愿意长上天去,。我要做什么,,要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2、你渴望这样的童年生活吗?请你运用文中句式写一写。
如果我有这样的一个园子,——(……愿意……就……想……就……)
五、拓展延伸。
1、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想一想,当作者成年以后回忆这个园子时,她心中是什么感觉?
2、课文第一段写:“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这句写得很特别,体会一下,为什么这样写?
3、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的思绪就回到了呼兰河这座小城,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就想到了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就忆起了对她百般呵护的祖父,作者写园子,其实是在回忆她的生活,其实是要表达对祖父深深的之情。
4、《呼兰河传》这本书的尾声部分这样写道: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已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
《祖父的园子》教案 篇十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寄情于物的写作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寄情于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
一、谈话揭题
1、师:同学们,我们这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童年)说到童年,我就会发笑,因为在童年时的我特笨,做过一些傻事,不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有没有一些童年趣事与老师分享呢。
(相互交流)
2、师: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有美好的回忆,今天让我们走近著名作家萧红的童年生活中去看一看她《祖父的园子》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小女孩的顽皮、淘气
1、谈话:相信我们的同学都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老师拿起这篇课文读了几次,就很喜欢这个园子里的小姑娘,你们知道老师喜欢他的什么吗?
预设:(天真烂漫、顽皮淘气、童真雅气、可爱)
2、如果现在这个小女孩就站在老师的面前,老师会忍不住刮她的鼻子,你实在是太调皮、太淘气了,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找找老师刮她鼻子的理由吗?
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在文中划出理由
3、生自由读课文
4、反馈:
①第4小节:祖父整天……反而把它踢飞了。(这里写的是和祖父一起种小白菜)
②第5小节:祖父铲地……狗尾草当做各穗留着。(这里写的是“铲地”)
③第13小节,我并不细看……蚂蚱不见了。(这里写的是玩耍)
④第14、15小节,浇菜;
⑤第20小节睡觉
师:这个小女孩实在是太淘气,这5处地方都写出她的淘气,你喜欢读哪处,你就是读哪处。
(学生练读、逐段读,要读出她的淘气)
三、研读课文,感受自由、快乐
1、这个小女孩可真是小捣蛋+淘气包,可老师还是那么喜欢,而且还有点羡慕她?
生说,预设:(自由、快乐、无忧无序、随心所欲……)
师引导:除了这些老师告诉你一个秘密,我还羡慕她有一个这么好的园子,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请同学们找出有关段落去读一读
2、第17小节教学
板:自由、快乐、无忧无虑
3、我还羡慕他有了这么好的祖父
这位祖父好在哪儿
我种白菜,把飞浇到天上去,他管不管?
我一会儿挖黄瓜,一会儿捉蜻蜓,他管不管?
我铲地把狗尾巴草当谷穗留着,他管不管?
怎么管?(三个笑)
这笑包含的是什么?只有怎样的祖父才会发出这样的笑?慈祥
看板书,连起来说:
慈祥的祖父,给了我自由……的园子
四、深入文本,提炼写法
1、在祖父的园子里,不仅我是快乐自由的,就连这园子里的花、草、蝴蝶都是自由快乐的,你们发现了没了,赶快去读一读,读完了,我就请你们做这园子里的蝴蝶、蜻蜓。
2、你愿意做这快乐、自由园子里的什么?你在园子里,是怎样的快乐、自由?
愿意说的到前面来
a.请问你们现在在哪里?
b.你是什么?
c.用我是园里的xxx
请各位回到你的园子里去!
3、我想问一个问题
(1)这个小姑娘写自己的快乐和自由,为什么还要写小动物,植物的快乐与自由呢?
(2)文章重点想表现谁的快乐与自由?(小姑娘)
它用园子里的动植物的快乐与自由来突出小姑娘的快乐与自由,这种写作方法叫做寄情于物
(3)在我们理解了这种写作方法后,再读课文会有更深的理解?
4、第18小节: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这句话仅仅是在写天空吗?蓝悠悠、又高又远吗?
板书:
祖父的园子
慈爱的(给了我)自由、快乐、无忧无虑……
种白菜
铲地
玩耍
浇菜
睡觉
寄情于物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我和祖父的园子》教案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