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14篇《奥尔夫音乐心得体会》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搜索到更多与《奥尔夫音乐心得体会》相关的范文。
篇1:奥尔夫音乐心得体会我有幸参加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教师培训,在短短的两天学习里,使我从不懂、不了解,逐步有了感性的认识,并且初步了解了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及它的基本思想观念,学习了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在这段时间里,我和另一位老师过得非常的忙碌、充实,也在这忙碌中学习到了很多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来这里第一天我们主课教师就对我们说过奥尔夫的教学原理是:“一切从孩子出发”。带着这个道理,老师在这段时间里通过各种音乐舞蹈,让我们慢慢了解奥尔夫音乐究竟为什么备受孩子们的喜爱。而我以前很单纯的认为奥尔夫音乐是一个课程,现在才渐渐恍然大悟,“哦,原来奥尔夫音乐是一种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音乐中获得开心、放松、有创造性同时也提高幼儿的参与能力和合作能力。这才是奥尔夫音乐最重要的精华”。
接下来就来总结一下我在这段时间里所学到的一些关于奥尔夫音乐的知识点:
一、乐器
奥尔夫乐器是根据奥乐夫音乐来设定的一些比较容易学的乐器:如鼓、双响筒、三角铁等乐器。这些乐器操作是非常容易的,一学就会,在第一堂课上,教师就设计了一堂课,让我们通过音乐欣赏来探索这些使我们非常好奇的乐器。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还给我们介绍了这些乐器的名称以及用法。接下来都有设计打击乐器,同时还有进行乐器分组,主要是对乐器的音高进行分类如:铁质类的为乐器类音高最高的一组,鼓为音高最低的一组。
二、曲目分析
在进行音乐舞蹈的同时,教师会先让我们对曲目进行分析,如曲目的结构,乐句的特点、节奏的快慢、曲目的背景等。经过这些分析后,我们对曲目就能很全面的了解了,在表演的时候就能做得更完美了,能过这些环节让我受益非浅。
个人转载本站内容,请务必保留上面文章来源信息!任何媒体未经许可不得任意转载!
三、舞蹈创编
第二天教师让我们根据曲子的特点自由想象,创编一些简单的舞蹈,在创编的同时老师以及同学们都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如:1、创编前要分析曲子的结构2、想象一个适合曲子特点的主题3、全神投入剧情中4、表情、动作夸张。
舞蹈创编可以说我的强项,可也是奥尔夫音乐最难学的一个环节。通过这次的培训,让我慢慢对舞蹈的创编有了更高的看法,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都有让我们共同实践,由易到难,由短到长,让我们每个人收获都很大。
四、课堂内容设计
这次培训老师们重点培训我们在一节音乐中应当怎样设计一堂奥尔夫音乐课。1、首先要在教学活动上注意动静结合。2、在选音乐的同时也要注意音乐是否适合孩子们,针对小龄的孩子最好是选一些没有歌词的音乐。3、上课时教师们要尊重孩子们的语言、行为。4、要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自己有价值、有成功感。5、内容设计是其主要环节有:①热身律动;②乐器探索;③歌谣;④小儿歌;⑤音乐欣赏。
五、音乐欣赏
音乐欣赏是一个很重的环节,在以前的音乐课中,我们都不怎么注重音乐欣赏课,认为很没有意义。通过这一次学习才发现,在奥尔夫音乐中音乐欣赏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有:可以让幼儿在欣赏的同时感受到节奏的变化,让一些固定节奏在孩子们心中潜移默化,形成心中的一个节奏感。
篇2:奥尔夫音乐心得体会奥尔夫音乐教法的内容很多,这里简要说出了其中的要点,有兴趣的同行可以看看: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特别是它充分体现了我们所推行的素质教育中“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让学生主动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强调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因此,探讨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系统研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借鉴其精华,促进我们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深化素质教育,显然是很有必要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而是一种思想。一种对待音乐教育的态度。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形成于本世纪30年代,在深入研究世界各国的音乐教学法、取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体系。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但证明了它的科学性,而且逐渐得以发展、成熟和完善。其教育体系包括它的音乐教育思想理论、元素性音乐教育观点、音乐教学育人目的等。
一、节奏为先导
节奏本身能独立地表现一定的音乐意义,又是音乐、舞蹈和语言共同的基因,从节奏入手,可以通向三者中的任何一方,也可以把三者贯通起来,溶为一体。“节奏先导”不是一条原则或一个公式,而是一种具体的方法。对于基础音乐教育,节奏训练显然占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节奏活动与孩子们的生理、心理节律有着直接的联系,它比较单纯,直感强,可以不借助于任何器具,仅用“肢体活动”来表现,易于着手,易于被感受和领会。使孩子们参与音乐活动的技术难度降至最低的限度。节奏为先导,具体在每节音乐课,常以节奏开始,其内容大都是儿歌(如:“小老鼠,上灯台……”、“小白兔,去赶集,买个萝卜当鸭梨……”等),或与该课主要内容相一致的节奏内容,作为其后教学的前引。一般先是进行朗读与拍手同节奏的类型,进一步发展为朗读与拍手,朗读与踏脚,拍手与踏脚节奏互补的二重声部节奏类型,最后可再发展为朗读、拍手与踏脚的三重声部节奏类型。节奏的训练,很少用谱,让学生直接随教师一起做声势动作,再配合接近人体的乐器(打击乐器)的使用,让学生在多次反复中记住它。同时为了培养合作协调等“非音乐”的素质,或是为了使教学气氛轻松活泼,也使用一些不是直接为本课的后续教学作引导的节奏内容。
二、边玩边学
按照奥尔夫元素性音乐教育的观点,音乐教育首先是“育人”,要求在音乐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材中的内容不仅是简易的、易被孩子们所接受的,并且最好带游戏性,不能用成人性的,专业的尺度去要求和衡量。根据这一特点,结合现行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奥尔夫体系中大量的与培养音乐素质有关的游戏,如:“我是集体的一部分”(进行包括空间感、协调性和听觉的多项训练)、“声音的传递”(由最初的声音模仿到多声部和声的合唱训练,以及高度的思想专注、反应敏捷性和集体协作等多项训练)、“老子与儿子散步”(通过左右手拍击不同的节奏,进行双手平衡、相互协调和二重节奏的多项训练)等,(具体的游戏内容和方法可参看秦德祥所著的《元素性音乐教育》一书),使音乐教学不限于音乐学科本身,也不限于只是智力因素的开发,而是注重于想象力、创造力、空间感、结构感、美感、敏感反应能力、注意力的集中与合理分散能力、平衡能力、记忆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能力训练,特别明显的是由于把教材内容载入游戏之中进行教学,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降低了难度,使学生在兴趣浓厚的游戏中边玩边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增 ……此处隐藏4125个字……性,使小朋友们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寓教于乐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
总之奥尔夫教学法强调艺术教育的综合性。情景式导入等多种形式,能够让小朋友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理解力和表演能力。今后我在教学上要积极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带领孩子学习探索,积极进取。
篇11:奥尔夫音乐心得体会以前听说过奥尔夫音乐,可是没有真正接受过培训,这次园长带着我们五个老师在温德姆大酒店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奥尔夫音乐培训,让我初步学习了奥尔夫音乐教学。在听栗子老师的奥尔夫音乐培训活动中可以看到,她所呈现出来的东西不是单一的,是比较丰富多彩的。聆听这次活动,使我有机会体验到:作为音乐而言,它的材料也应是多样的,画面中有节奏,节奏中有律动,在有机整合中,让幼儿在音乐中记忆、感知、注意、体验等,这将会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栗子老师用了很多的手势、乐器、小道具等,而且栗子老师的表情很夸张,但是做的很自然。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还可以这样上课,这样的与众不同。奥尔夫教学非常的生活化,就拿这次的《榨果汁》来说,栗子老师先是展示,请小朋友聆听,接着用夸张的动作通过精心的设计运用舞蹈,游戏、情景教学等方式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这些音乐知识,最后还把真的果汁机拿出来,给大家榨果汁喝,真是太棒了!
篇12:奥尔夫音乐心得体会为期三天的奥尔夫实践学习即将结束,虽然只有三天时间,但是主办方的认真、努力也让我觉得不虚此行!短短的三天,我接触到了美国专家的奥尔夫初级教学,xx老师的安格隆教学,以及马山的会鼓基本演奏教学。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很多的是想学习到老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这些内容都是灵活的,所以方法和模式对于初学奥尔夫的我来说还是很有必要了解一下的!
我非常推崇美国专家的教学,她就是把知识像剥洋葱一样的教给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又需要加一点个人的创意,刺激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六个小时的授课,教授了七个环节的内容,有利于我们的学习,也让我从中总结教学规律!谢谢!
xx专家从历史、乐器构造入手,扫盲式的进行安格隆的教学,从集体演奏,到音阶演奏,到小组演奏,再到乐曲演奏,从一人一个安格隆,到一人两把安格隆,让我们学会了这个xx乐器的基本演奏方法!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印乐器的演奏差别。在中国很多乐器可以协奏,更可以独奏,但是这种乐器,独奏的可能性不大,真要独奏,难度还是很大的。这个状态跟民族文化也有很大的关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乐器也表现出了文人的思想脉路。
再说马山鼓,我们老祖宗的东西,鼓面有鬃毛,鼓声敲震天。我很想学一些敲鼓的特有节奏!但是,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就是一句一句的口传心授,面对近百十来号人,显然,老师很累,我们也听不懂,更多的人在那里摆架子胡敲八敲的拍照留念。希望有一天我可以好好学习一下会鼓的基本演奏方法,就学了一个小时,右肩膀就扯着筋了,疼了一个晚上。所以学东西一定要得法。
纵观这次学习,收获还是满满的,回去之后,就是要把学习的内容进行实践,从而提高自己音乐教学。
篇13:奥尔夫音乐心得体会组办方,你们好,我是xx省一个县级的初中音乐老师xxx。
首先感谢组办方给我们提供這样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能够去学习奥尔夫教育学习方法,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的学习,让我明白了什么样的课程才是真正的音乐课,更让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去学习的地方。
在这次培训中也开阔了自己的思想,学到了国内外专家的教育教学方法,了解多元文化艺术,共同交流学习和传播奥尔夫体系的理论方法,通过国内外专家的课程,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来提高自己的教学经验,如何用更好的方法和理念来传承我们的民族艺术,了解世界多元文化艺术,初步懂得了什么是奥尔夫教育学习方法,虽然天气非常的热和路途的遥远,但是觉得一切都非常的值得,因为作为一名教师就是在不断的去进步去学习,去想办法提升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能够因为自己的课程而喜欢上音乐课,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在生活学习中的重要性,也让我明白了音乐课不是一节课都在讲,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设计使用一些奥尔夫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真正的动起来,设计一些课堂游戏,让孩子们多多练习,教师讲得少一点,只有让孩子们动起来,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音乐多去体验,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
音乐课重在让学生参与和体验,我们在设计游戏环节的时候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去感知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跟着音乐的节奏去动起来,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空间,启迪他们的智慧。
在这次的学习当中,我还学习到了xx传统乐器安格隆的演奏,和它的正确使用方法,基本的一些演奏方法断奏和连奏的演奏,感受到了安格隆乐器演奏给我们带来的美的享受,如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希望自己能够通过这次的学习之后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把别国的传统乐器传到中国,让更多的孩子吸收到别国的传统乐器,开阔学生的视野,传承本民族文化,了解世界多元文化艺术,开阔学生的视野。
一堂好的音乐课,应该要敢于去尝试,然后不断的改进,在这次的学习中,我也学习到了各种乐器的使用和节奏的使用和设计动作,专家给我们进行了一系列音乐实践活动,让我们用身体去感受音乐,用各种乐器去演奏每一首曲子,我也感受到了专家们上音乐课的趣味性,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最为老师更应该把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在此次培训中我感受到了专家上课方式的新颖和教师的专业技能,一个好的老师必须是教师专业基础很扎实,才能去给学生传递更好的东西,如果自己专业不够硬,那么你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很好的传递给学生呢?所以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足够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才能够把课程上好。
篇14:奥尔夫音乐心得体会xxxx年8月15日,怀着对奥尔夫音乐的好奇心,自主报名参加了广西南宁举办的中外奥尔夫音乐教育大会培训活动。之前一直有听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却从没有深入认真的去学校了解过,对奥尔夫的了解也只局限在网上搜索到的一些有关奥尔夫教学的讲解,现场亲身体验活动还从未参与过,希望通过此次培训带给自己对音乐课堂教学新的教学思路与方向。
在这次培训中,给我印象深刻的便是美国奥尔夫协会前主席克丽斯老师一天半的学习体验课,克丽斯老师用她的语言、身体、动作等,带领和引导来全国各地的音乐进行奥尔夫音乐活动中,克丽斯老师采用轻松愉快的节奏游戏,或是音乐小乐器(例如节奏棒、音筒、小钟琴、非洲鼓)等,采用节奏变换、身体律动、分组活动等音乐活动,让每个参与其中的老师都深深地感受到奥尔夫教学的趣味性,情不自禁的就会让参与其中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就捕捉到音乐所传递的音乐元素,不需要用很多语言去接受,而是让我们的身体自由的随音乐就律动起来,无论是“seven”还是“la lala ”等节奏游戏,无不让参与其中的老师看到了针对中小学生,作为教师的我们怎样多形式的去设计我们的音乐课堂音乐教学方式,真的是如获至宝,收获颇丰!
非常感谢此次主办方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奥尔夫音乐教学的魅力!希望还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这样的培训中去,不断开拓创新自己的音乐教学水平!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