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小学职业道德心得体会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小学职业道德心得体会篇1通过对师德的学习让我收获很多,曾经的困惑在学习中慢慢释然,找到了明确的答案。也让懵懂中的我知道了,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也是从学习中我知道了师德师风学习的重要性。
学校组织了师德学习,虽然学习时间不是很多,但是从学习中我还是知道了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和其他教师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他们的自信、风采是我望尘莫及的,他们的敬业精神更是值得我学习的。
1、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生之本,每一位教师都要爱读书、读好书,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丧失学习兴趣。我们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叫苦叫累,学习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2、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要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如果我们把学生当成天使,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天堂,相反,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生活在地狱。
3、以身作则。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教师要知道教育是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感动另一个心灵。我们要学会喜欢学生,喜欢和他们在一起,这样才可以发现他们的优点,我觉得“身临其境”才是最好的教育。
4、刻苦钻研业务。
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总是不能准确地解答,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就会逐步丧失,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信心可言,对教师任教的学科也不可能有学习兴趣,当然也不可能学好这门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将成为一句空话,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
5、加强学习、提升教师魅力。
在培养人的道德素质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有一种奉献的精神,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受到他人的称赞和社会的褒奖,就是他具有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的品质。
以上是我对师德师风的一些学习体会。我将坚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能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能够把自己所学奉献给学生,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
小学职业道德心得体会篇2前段时间学习了,感触颇深,通过学习,自己的思想有了一个大的飞跃,对师德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师德规范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但其核心是“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每位教师只有突出这个核心,才能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因此,我在平凡的工作中,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中用爱实践着师德。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且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它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于祖国的未来。今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显得极为重要。
首先,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是人民的教育事业,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每位教师都应当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甘愿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际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名利、甘做蚕烛,在岗位上发出光和热。
其次,要求教师热爱学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
再次,师德的另一体现是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教师的工作责任重大而又极其艰辛。之所以说责任重大,是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抽象地说,社会的未来掌握在教师的手中;之所以说艰苦,是由于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否则,如果以待遇对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难当重任。
另外,师德最外在的体现:为人师表。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要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从一定角度上看,为人师表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要求学生学习的知识自己应当精通;要求学生崇尚的行为,自己应当行之;要求学生反对的行为,自己应当坚决杜绝。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否则,“虽令不从。”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从自身做起,真正为学生树立一个模范的榜样,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师德师风应注入新内涵: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现在。
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
第三,在教育过程中,要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智力,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把教学具体化。
通过学习,我认为关键是加强自身的素质教育,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一个教师的学术水平、道德水平等等,通俗的讲就是有没有良心。教师的素质不高,肯定难以教出高素质的学生。所以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补充新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提了多年,也实施了好几年,但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很有必要先认清究竟什么才是素质,咱们需要具备些什么素质。
强调素质不等于忽视品德。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说过,人者,德为先。未学文而先学文德,未学武而先重武德,学好文武,不光是光宗耀祖,最主要的是报效国民。
素质教育不等于要一味地苛求全面发展。能够全面发展,固然更好,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全面发展,而不全 ……此处隐藏3834个字……),教师自身必须具有执着地追求真理、诚挚地热爱真理、勇敢地悍卫真理、不懈地传播真理的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教师的言行中,即为求真知、说真话、付真行、做(育)真人,站在科学与教育事业的前列,引导学生去探索未知领域及其规律,善于实践和追求真理,走前人未走过的路,解决前人未解决的问题。要积极探索如何按照“xx大”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把教育纳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轨道。要敢于到“老少边穷”地区从事教育工作。要按第三次全教会的精神,创造性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努力争取做名教师、特级教师,并培养出一批批“值得自己崇拜”的人才,“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 ”(陶行知语)。
四、廉洁自律精神
学校历来被称为“清水衙门”,然而,近几年新闻媒体披露了许多“清水衙门水不清”的现象,足以引起我们的反思。因此,《规范》中特别强调教师要树立廉洁自律精神,这无疑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自觉追求更高的治学境界和高层次人生境界的精神。这也是教师劳动全面性特点决定的。因此,教师必须坚持“清正廉洁”、“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做到严格自律,不做违背党和国家利益的事;决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坚决按教育政策办事,真正做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愧为人师,努力担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之大任。廉洁自律精神就是要“以人为镜”,“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只有以贤为镜 ,才能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只有以不贤者为镜,才能坚定矫正缺点和失误的决心。
五、团结协作精神
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教育效果的滞后性,不仅要求每位教师要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还特别强调教师要有团结协作精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人们公平竞争,也倡导团结协作,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更应是群体协作的结果。因为没有哪一位教师精通所有学科知识,全面了解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中小学各科教育教学单位都是结合体,每位教师都应当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靠教师个人奋斗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谋充分之协作”,克服“文人相轻”,反对教师之间的相互“封闭”;要树立大教育观念,努力谋求学校、家庭、社会团结协作,共同育人的教育网络。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党交给我们的实施素质教育、共育良才的伟大事业。
六、民主法制精神
民主法制精神,包括民主与法制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是教师思想观念在新形势下不断更新的体现。民主精神即承认个人价值,尊重学生人格。在教育教学中,具有民主作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他们自学、自强、自治;善于向学生学习、向学生家长学习、向同行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要心底无私、胸怀博大,愿意听取逆耳之言,并坚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众所周知,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公民。我们教师要发扬教育民主,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让学生在民主生活中学会民主,学会生活,学会自治,学会做自己管理自己的人。法制精神是指教师要学法、知法、守法,尤其要学好《教育法》、《教师法》,严格遵守教师的行为准则,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坚持依法执教。
另外,务实精神和勤俭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具备这些精神对学生都具有潜移默化的“熏染”作用。
俄国教育家、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这话正说明我们提倡教师的职业精神是教师为人师表的需要。陶行知在谈到教师的职业精神这个问题时讲得更为具体明确。他认为,教师职业精神的表率作用就是一种“熏染”。他说:“现今青年人所以不肯努力求学的缘故,是由于学校里缺少学问上熏染和督促的力量。熏染和督促两种力量比较起来,尤以熏染更为重要。好学是会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就地位而论,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想要有好学的学生,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而且还特别强调教师要培养“真人”,自己首先要求真知、讲真理、付真情,以培养出真正使自己崇拜的人才。
由此,为师者一定要修炼职业精神,树一代师表。
小学职业道德心得体会篇6家为什么做教师,是什么让家选择教师这一行业?我想给家分享一下我的故事。一年级时知识简单,我的数学成绩还不错,可是到了三年级,我的数学老师换成了一位爱打骂我们的中年男子,让我对数学失去了兴趣,从此经历了一年非人类的痛苦数学之旅。照片上的这位女教师,是我四年级到六年级的班主任,也是我的数学老师郑老师。这位老师没有特别的对我好,但是她不会动不动就对我们发脾气,也不会责骂我们,更不会对我们动用武力,还会给我们讲笑话。我喜欢这种宽松的氛围,于是我疯狂的爱上了这位老师。由于爱屋及乌,我也渐渐爱上了数学,成绩也越来越好。从那以后,我就发誓以后做一名数学老师,拯救地球上被数学伤过的小孩。这个梦想坚持到学毕业选学科,我迷茫了,不知道选择喜欢的地理去中学,省心;还是选择坚持多年的老情人数学,来小学,陪伴呆萌的小鲜肉们。最终,我站在了这里。四年级时,我不懂的师德是什么。压根没听过师德这个词,但郑老师的行动告诉懵懂的我,师德就守爱学生,就是做有耐心,有爱心又幽默的老师。
学期间,我一直在做与教育有关的兼职,在幼儿园带过孩子,在智力潜能开发中心上过特色课程。接触的对象是那些模仿能力特别强的孩子,我就在试着控制自己一些随意且不靠谱的行为,尽量不去带坏每一个小天使,传输给他们点适合他们的正能量。原来师德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学三年级上学期,学校组织我们去顶岗实习支教,我分到的那个农村学校80%的孩子是留守儿童,条件也比较艰苦。支教期间的每一次通话我的家人都会告诉我,尽最的努力去助每一个孩子,对待学校工作尽职尽责,千万不要误人子弟,当回想时最起码要问心无愧。哦,师德就是对每一个孩子负责,就是爱岗敬业。
支教返校,继续上课,终于到学四年级学习了《教师专业发展》。原来“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请家不要笑话我,教师的种子在我心中萌发了13年,竟然不知道师德全称是什么。师德其实准确的说应是教师公德,是教师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应遵守的社会公共道德。从此我们就“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对师德展开讨论。我们讨论师德与教育法唇亡齿寒的关系,我们讨论最美教师李灵和张丽莉能感动中国的背后动力,我们讨论范美忠在地震中逃跑行为,等等。各位老师,原来师德最重要的是支撑国家,爱国守法应该是为师的首要原则吧。
四的一年,算是我读书最多的一年。这一年我爱上了一个有魅力的男人陶行知。因为喜欢他,顺带也喜欢上了他的'老师杜威。我喜欢陶老爷子对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头。但我最爱的,并且能诠释我对师德理解的是陶先生的另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自己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严以律己才能教导学生去做一个探索、严明、公正,高尚,真正的人。
各位,在东城实小的每一位老师都很优秀,但优秀不够,我们需要做到精益求精,无可替代。我们必须坚持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谢谢各位。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小学职业道德心得体会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